公務員
事業(yè)單位
衛(wèi)生系統(tǒng)
教師招聘
社區(qū)招聘
國有企業(yè)
其他招聘
近日,動畫電影《長安三萬里》仍在熱映,但同時也能看到不少觀眾吐槽在影院內遇到孩子跟著電影一起背詩的現象。即使該行為影響了在場不少人的觀影體驗,許多觀眾也都會陷入提醒孩子、不要影響他人的兩難境地。
在各大影視平臺的評論區(qū)內,集中呈現出一些復雜的情緒,網友唇槍舌劍的討論也是絡繹不絕。一方面,觀眾指責部分兒童吟詩聲音過大;另一方面,家長則搬出國學啟蒙為由替孩子們吟詩辯解。站在不同的立場觀察,各方都有自己的道理,不能簡單地用孰對孰錯的二分法進行判斷。
實際上,公共場合禁止大聲喧嘩并非新鮮事。過去我們對音樂廳、劇院、地鐵、火車里引發(fā)的不文明行為,往往是一經發(fā)生就有理有據地批評指正。之所以這次輿論出現不同雜音,無非是在糾結誰更重要的問題——是講求公共規(guī)則的文明,還是讓兒童觀影吟詩感受國學文化。
應當明確的是,既然同處于電影院這樣一個公共空間,那么就有義務優(yōu)先遵守公共規(guī)則。孩子們如果在電影院里大聲吟詩,的確會破壞其他觀眾的觀影體驗,違背電影院內不得大聲喧嘩的基本規(guī)則。更何況,不是所有的觀眾都是兒童,也不是所有的兒童都喜歡跟著電影大聲背詩。對于那些想要靜靜地來、靜靜地去、靜靜收獲、切忌喧嘩的大小觀眾來說,花同樣的錢從頭到尾忍受長達168分鐘的“高音炮”,別人開心我倒霉,實在不合理,也有失公平。
至于家長認為孩子吟詩能帶來教育獲得感,則更多屬于家庭內部的私人話題,不是一個具有公共價值的合適話題,不能一概而論。須知,規(guī)則的制定本就是以公共利益為先,即使遵守特定規(guī)則在特定情況下可能不利于部分群體,但長遠看是促進公共利益的。因此,在帶孩子來電影院之前,家長們就應該做好控制孩子部分天性的心理準備。舍小家,美大家,這是一種文化,更是一種文明。
而想讓孩子有文化,得先讓他守規(guī)矩。不打擾別人,不僅講文明,也是顯文化的另一種姿態(tài)。兒童在觀看電影《長安三萬里》時大聲誦讀唐詩,大概一時會加深對古詩的記憶與理解;但從另一角度,孩子們對規(guī)則的重視程度卻可能下降了。唐朝詩人白居易也曾說“仁圣之本,在乎制度而已”,意思是想讓人的本質善良,還需各種法律制度、規(guī)則來幫忙。孩子總會長大,漫長的一生中也許用不到幾次唐詩,但一定會遇到涉及個人利益與公共利益沖突的情況。缺乏規(guī)則意識,直接后果就是孩子有可能變成下一個被乘警拖離座位的“霸座男”,亦或是今年5月被他人指指點點的“插隊女”……
這筆教育賬,不光家長得算明白,對整個社會也是一次教育啟迪。令人欣喜的是,一些影院已經注意到這種兒童觀影吟詩的情況,并主動推出配合電影宣傳的兒童背詩活動。這也提醒我們,不能將兒童觀影吟詩與以往的不文明行為混為一談,畢竟這背后承載著實打實的教育意義。隨著《長安三萬里》劇情的不斷深入,自由灑脫的李白、百折不撓的高適、沉郁頓挫的杜甫帶著他們的詩歌,伴著孩童的吟唱沁入每位小朋友的心靈,為國學教育注入新的活力。
如果李白、高適看到今日少男少女受到他們故事的感染吟誦古詩,一定會“仰天大笑出門去”;但倘若小家伙們丟了禮數、沒了規(guī)矩,注定走不完余生的“長安三萬里”。